2025年3月14日上午,由深圳大学艺术学部主办的“领航讲座——意大利基础作曲技法、聆听与解析”学术讲座在汇德楼音乐厅圆满落幕。这场讲座特邀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及教育家,意大利帕尔玛音乐学院作曲系、指挥系教授卢卡·泰萨德莱利(Luca Tessadrelli)担任主讲嘉宾,与校内外师生、音乐学者及爱好者共同探索意大利音乐创作的深邃魅力。
卢卡·泰萨德莱利教授的音乐作品融合了古典传统与现代先锋性,他深耕巴洛克至21世纪作曲技法的传承与创新,音乐中既呈现出蒙特威尔第(Claudio Monteverdi)式的自然古朴,又有着意大利巅峰歌剧时期对于旋律控制的高超技术。卢卡·泰萨德莱利教授对卢西亚诺·贝里奥(Luciano Berio)的音乐研究非常系统且具有建树性,将贝里奥的“新人声主义”和民歌旋律的现代化变形等手法运用到自己的音乐创作当中,在保留意大利音乐传统基因的同时,赋予作品鲜明的当代特质。

图一:卢卡·泰萨德莱利教授正在演奏贝里奥作品中的民歌旋律
卢卡·泰萨德莱利教授以自身创作为例,深入剖析了音乐中音高组织的多重维度。他提出:“音高不仅是旋律的骨架,更是文化基因的载体。”他巧妙地将纯四度与大二度结合创作出具有五声味道的旋律线条。他常将五声音阶嵌入到大小调体系或全音阶中,实现调式色彩的瞬时切换,消解传统调性边界。

图二:王璐璐常务副院长为卢卡教授夫妇送上深圳大学纪念品
卢卡·泰萨德莱利教授的音乐创作扎根于意大利歌唱性传统中,以调性结构为根基,强调呼吸、律动等人性化情感表达。他受贝里奥“新人声主义”启发,将人声器乐化技法融入创作——通过气声、花唱式等技巧探索音色可能性,但并不颠覆传统内核。作品中精密控制的节奏间隙与节奏速率变化,既延续了意大利歌剧的抒情特质,又赋予现代音乐的先锋质感,使听众在音符之间触摸到传统与创新的共生脉络。
讲座尾声,卢卡教授的夫人、女高音歌唱家吴越登台演绎其声乐作品《猫》,将讲座推向艺术高潮。该作品以“新人声主义”为核心,通过喉部共鸣、跳音装饰、气声技法来模拟猫的叫声。吴越的演唱精准驾驭了从极弱气声到爆发性嘶吼的动态对比,以半音滑奏衔接意大利语爆破辅音,将猫科动物的神秘与躁动转化为声带振动的物理诗学。这场表演不仅实证了卢卡教授“调性框架内的先锋实验”理念,更以具象化的音乐语言,为现代声乐创作提供了技术范本。

图三:讲座合影
艺术学部音乐舞蹈学院
2025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