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设计领域边界已被打破,涌现了诸多新兴的设计领域,如智能设计、计算设计、服务设计、社会创新设计、程序化设计、生态设计、未来设计等。这些新兴设计领域均在实践中强调了新技术在传统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传统的设计实践,也促使设计学的研究方法从过去的人文学科艺术学式的史论研究,拓展到通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实证和实验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以往我们熟悉又陌生的设计现象。
深圳作为中国的科技“硅谷”和设计之都,同时也是创业者的梦想之都,汇集了中国各类高新尖技术、设计和商业人才,同时设计在中国正在成为解决商业挑战的核心创新力量。设计驱动式创新正成为当今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积极探索的关键路径,也是当今新工科、新文科、新艺科全面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向的重要着力点,以撬动社会及商业生态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年轻人提供了创新创业的沃土,因此在创科孵化营由深圳大学艺术学部、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和国创基金会联合共同开展。
未来技术学院由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李泽湘教授创始,李泽湘教授同时也是是机器人产业基地(松山湖、常州、宁波、重庆)创始人,深圳科创学院发起人。自1999年创办中国首家运动控制公司固高科技起,先后与学生创办大疆创新、李群自动化、逸动科技等一批知名科技公司。团队已孵化60多家硬科技企业,存活率高达80%,独角兽或准独角兽企业达到15%,并与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常州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合作开展新工科教育改革,探索出了一条体系化培养硬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之路。同时,未来技术学院是硬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主要聚焦消费电子、智慧医疗和智能制造三大领域,有组织地培养能用科学方法定义问题和多学科手段解决问题的高端工程人才。
因此,本次“创科孵化营InnoTech Incubation Camp”将以“设计+科技”为契机,组建专业导师团队,面向全校招生,课程培训从设计思维的视角出发,采用项目式学习模式,通过典型的场景式互动,让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思想碰撞,通过小组协作现场快速搭建设计方案原型,构建智能的产品和服务,助力相关智能技术资源进入一个从创意构思到投入实践、将其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推演方案落地的可行性。
创科孵化营将着重培养学员的三大思维能力:设计思维——在新产品定义中洞察市场和客户需求;工程思维——系统地应用技术来创造和创新;系统思维——通过团队合作来整合资源,创造价值。
学员将在全真环境中体验创业必经之路,洞察并寻找用户的真实需求;在与团队成员的头脑风暴中持续突破固有思路,迭代创新构想;从设计到原型制造,商讨技术细节,了解供应链及商业模式,为硬核科技创业开启新的起点,并在注重艺术设计与工科技术对话融合创新的同时,充分发挥人文、艺术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
孵化营课程与项目费用全免,学员不仅能获得孵化营证书,参观学习松山湖XbotPark机器人基地,学员团队还将有机会在超级导师、创投界、学界、科技园等专业人士面前路演。
孵化营开展具体安排:
时间:2024年2月19日-2024年2月24日
授课对象:本科&研究生,专业不限
地点: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未来学院(云科技大厦)
冬令营期间学校致远门每日早上统一发车通勤
活动报名截止时间:2024年1月29日
报名方式:请下载附件1报名表并发送至邮箱:yangchenxiao@szu.edu.cn
教学团队:
1.张冬军博士,毕业院校:香港科技大学,研究方向:机器人技术与应用;运动控制最优化算法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与应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与应用。
2.盛志鹏博士,毕业院校:深圳大学。研究方向:基于激光、图像的动态测量技术。
3.曾育芬博士,毕业院校:华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专业发展和桌游设计与实践。
4.洪吴迪硕士 毕业院校: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内容生成设计教学
5.付芳博士,毕业院校:香港理工大学,研究方向:三维人体数据研究、人因应用研究、智能产品设计等。
6.杨晨啸博士,毕业院校:香港理工大学,研究方向:可穿戴设计、功能性材料、新媒体交互设计等。
7.韩晗博士,毕业院校: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研究方向:设计驱动式创新、品牌战略设计、实体数字化设计策略等。
8.赵远方博士,毕业院校:香港理工大学,研究方向:数智时尚设计、智能可穿戴设计、功能性纺织材料等。
9.黄以然硕士,毕业院校: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伦敦艺术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研究方向:叙事艺术、图案设计、插画设计等。
在未来我们也将持续开展创科孵化营,携手核心技术和供应链企业、资本和国内外顶尖高校,努力为年轻学员们构建健康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最大限度地启发年轻人的创业热情与创新能力。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
2024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