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上午8:30起,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深圳大学粤海校区国际会议厅举行。该会议由深圳大学研究生院主办,深圳大学艺术学部、深圳大学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创新研究中心、深圳大学中华传统艺术数字化研究中心承办,旨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学科的学术交流与发展,加强研究生教育的深度合作,并为全国学者们搭建一个高端、前沿、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该会议特设专家主旨演讲,分设传统艺术、戏剧戏曲、音乐舞蹈、美术设计共四个分论坛,以期共襄“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与创新发展”。校内外专家代表、在读硕博生共34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开幕致辞
深圳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深圳大学中国核能与安全高等研究院院长刘永教授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谈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艺术的繁荣。今天深圳大学艺术学部在这里隆重举行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学研究生学术论坛”,正是我们对过去艺术创造、艺术成就的总结,也是我们对追求明天更好的艺术的讨论与思考。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副主任兼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刘琨教授提出,中华传统艺术既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文化的根脉。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我们正面临如何守护这份文化遗产,同时让它焕发新生的历史机遇。作为当代最具革命性的力量,数字技术不仅能为传统艺术提供精细化保护,更是为创作与传播开辟了全新的路径。我们坚信,艺术是传承文化的桥梁,而数字技术则是通向未来的钥匙。
海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引教授强调,在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如何将这些承载着古老文明的艺术瑰宝带入当代语境,使其重新焕发出属于新时代的光彩,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面对的历史命题。作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汇的重要窗口,粤港澳大湾区凭借着区位之优越、文化之多元和创新之活力,成为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融合发展的热土。在此背景下举办的本次学术论坛,既是青年学者思想火花的交流盛会,更是聚焦时代议题、探寻学术新知的重要尝试。
第一场:大会主旨演讲
海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引教授作了《海南非遗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的主旨演讲,分享了他在科研和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经验,并指出需将个人研究方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并推进有组织科研、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坚持科研成果的转化并面向实际需求提供设计服务。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孔义龙教授作了《“徵羽宫商角”五声东周编钟上的运用》的主旨演讲,他从文献记载的五声及其表现形态、春秋早期编钟音列上的五声、春秋中期编钟音列出现的五声定式、春秋中晚期编钟音列对七声与旋宫的追求这四个方面,对“徵羽宫商角”五声在东周编钟上的运用进行了细致绵密的分析。
山东大学泰山学者、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评审专家李新教授作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数智化传播——以舞蹈影像对舞剧〈只此青绿〉的传播作用为例》的主旨演讲。她认为,对于艺术而言,载体和媒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媒介是连接艺术家和艺术创作的桥梁,是艺术家的艺术构思转化为艺术作品的重要途径。当今媒材的创意性、科技性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传播媒介呈现出复杂的聚合现象。在传播作用方面,出现了受众人群拓宽、文化产业向数字化转型、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提高、创作模式创新的变化。
温州大学特聘教授、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王汉民教授作了《科技作为驱动戏曲繁荣创新的重要引擎》的主旨演讲。他指出,戏曲自成熟以来,其发展便与科技的进步息息相关,宋代百戏已有烟火运用,元明清时期戏曲的演出更是运用科技以制造出奇效果。而数字技术对戏曲的未来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如重塑戏曲舞台、拓宽戏曲的边界、助力戏曲创作等。然而,科技与戏曲的融合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其中最根本的问题便是如何吸引观众。
第二场:传统艺术分论坛
传统艺术分论坛由深圳大学中华传统艺术数字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陈仕国副教授主持,深圳大学敦煌与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陈振旺教授评议。本分论坛参会的5位同学依次作了如下汇报发言:
1. 李宁馨(澳门科技大学,博士):数字时代祭孔仪式的文化传承与传播研究
该文通过祭孔仪式这一典型文化现象,探讨了数字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祭孔仪式作为儒家文化的象征性实践,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不仅实现了文化形式的现代化,还通过沉浸式体验等方式重塑了文化意义的共享过程。
2. 程伟明(香港理工大学,硕士):数字技术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双创发展
该文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资源优势,探讨数字技术如何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人工智能、元宇宙和数字资产管理的支持下,非遗保护实现了从静态记录到动态呈现的跨越。
3. 谢宏光(四川师范大学,硕士):数智化视域下博物馆美育的动能、图景与文创路径研究
该文从博物馆作为社会美育的重要场域出发,探讨数字化与智能技术如何为博物馆的教育、文化传播和艺术创新赋能。博物馆从“藏品展示”到“文化体验”再到“互动创新”的发展路径,强调通过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丰富公众的艺术体验,激发文化探索的主动性。
4. 廖何莲(陕西科技大学,硕士):论数字时代下中华传统艺术的创新表达——以中国画的数字化展陈为例
该文以中国画的数字化展陈为切入点,探讨数字技术如何为中华传统艺术的现代表达提供新路径。通过3D建模、虚拟现实等手段,中国画的表现空间从二维纸本延展到多维数字空间,实现了视觉与文化叙事的结合。
5. 林耿民(广东财经大学,硕士):数字化浪潮中的传统艺术:海德格尔视角下的挑战与共融
该文以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为理论视角,探讨数字化浪潮如何改变传统艺术的创作方式与文化意义。在海德格尔的视域下,技术并非中性的工具,而是影响艺术本体的“存在之道”。同时,该文还探讨了技术伦理对传统艺术保护的重要性,呼吁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注重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与传承,避免“炫技”式创作对艺术本质的异化。
在闭幕大会上,深圳大学敦煌与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陈振旺教授对传统艺术分论坛的研讨情况作了总结。
他指出,本论坛聚焦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从文化保护、传播、创新等多维度切入,展现了数字化赋能传统艺术的潜力与局限。论坛的创新在于不局限于保护传统艺术形式,而是从数字化视角对其内在价值进行再创造,强调通过技术手段激活文化资源、增强公众认同并实现全球传播。概言之,本论坛的成果不仅为传统艺术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而且还从实践层面探索了文化数字资源的跨文化传播路径。
第三场:戏剧戏曲分论坛
戏剧戏曲分论坛由深圳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辉教授主持,由温州大学特聘教授、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王汉民教授对每位同学的论文进行点评。本分论坛参会的5位同学依次作了如下汇报发言:
1. 陈月莲(深圳大学,博士):碎片化生存:数字技术赋能昆曲经典唱段传播研究
该文从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到受众反馈的多维度出发,分析了昆曲在数字化语境中的适应与转型。借助“嵌入式”“摘锦式”“改编式”传播,昆曲实现了与电子游戏、社交媒体、音乐歌曲等新载体的耦合。昆曲唱段的碎片化传播模式也为其他传统艺术形式的数字化探索提供了借鉴。然而,过度依赖数字技术、互联网等手段,会导致受众对昆曲内容的认知产生断裂,甚至使传统昆曲的表演方式以及演员传承问题被忽视。
2. 张怡朵(中南大学,硕士):互联网语境下戏曲传播机理与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戏曲明星陈丽君网络评论的扎根分析
该文以戏曲明星陈丽君的网络传播现象为例,采用扎根理论分析互联网语境下戏曲传播的机理与发展路径。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戏曲传播的生态环境,戏曲从传统单向传播模式转向多向交互模式,明星效应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放大作用。
3. 康霁昀(上海大学,硕士):戏曲音乐与数字化影像的融合——以越剧影像剧场《微神/Vision》为例
该文通过越剧影像剧场《微神/Vision》分析戏曲音乐与数字化影像融合的可能性与实现路径。数字影像不仅作为背景呈现,还成为戏曲叙事的有机部分,参与戏曲情感与视觉氛围的塑造,而数字化技术的参与提升了越剧的现代性表达,使传统越剧更贴近年轻观众的审美趣味。
4. 张瑞柠(中国传媒大学,硕士):拓展亦是回归:数智时代戏曲的展演形式——以广东粤剧院和广州粤剧院为考察对象
该文以广东粤剧院和广州粤剧院的实践为基础,探讨数智时代戏曲展演形式的拓展与回归。在数智技术的推动下,粤剧的展演形式从单一的现场表演延展至多平台、多形式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同时,粤剧的数字化展演形式为戏曲艺术注入了跨界创新的可能性,推动戏曲成为公众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
5. 刘俊良(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延伸·交互·智能:基于后视镜视域下戏曲数字传播破局之径
该文以“后视镜视域”理论为切入点,探讨戏曲数字传播的破局之径。后视镜视域强调对过去文化符号的再阐释与现代化重构。戏曲的数字传播不仅是技术手段的应用,更是对戏曲内涵的再认识与再创造。数字化传播技术通过延伸、交互与智能化的方式,赋予戏曲新的传播形态与文化价值。
在闭幕大会上,深圳大学中华传统艺术数字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陈仕国副教授对戏剧戏曲分论坛的研讨情况作了总结。
他指出,本分论坛以戏曲艺术为切入点,探讨数字技术如何为戏曲赋能,从内容生产到传播机制进行多维度的创新实践。通过数字化技术,戏曲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被赋予了全新的表达空间,使其不再局限于舞台表演,而是渗透到新媒体与日常生活中。因此,本分论坛以数字化技术为纽带,将传统艺术的内容生产与现代传播形式相结合,探索了戏曲文化在当代的多维发展路径,充分展现了戏曲艺术的现代活力与文化张力。
第四场:音乐舞蹈分论坛
音乐舞蹈分论坛由深圳大学艺术学部音乐舞蹈学院特聘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赵霖教授主持,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孔义龙教授评议。本分论坛参会的5位同学依次作了如下汇报发言:
1. 王前超(上海大学,博士):引舞入画:传统舞剧艺术的当代跨媒介创制与生态建构
该文聚焦于传统舞剧艺术如何通过当代跨媒介创作实现新的生态建构。传统舞剧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正经历从舞台到多媒体平台的叙事转型。而通过“引舞入画”,可以将舞蹈动作的动态美感与数字绘画、影像艺术结合,使舞蹈从表演艺术转化为视觉艺术的一部分。
2. 詹雨欣(重庆大学,硕士):三星堆舞蹈艺术形象的数字化塑造与传播路径
该文强调数字技术在文化叙事中的作用,认为舞蹈艺术形象的数字化塑造是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观众的重要途径。通过数字化处理,三星堆的艺术符号从静态的考古文物转变为动态的舞蹈叙事,赋予这些符号新的文化生命力。
3. 孙晴(南昌大学,硕士):数字化时代下赣南采茶舞的传播路径研究
该文聚焦赣南采茶舞在数字化时代的传播路径,探讨如何在现代媒介环境中保持非遗舞蹈的文化特色,同时扩大其传播范围。数字技术不仅为采茶舞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工具,还通过数字平台与算法推荐实现了受众精准触达。
4. 李诗怡(深圳大学,硕士):数字时代下新媒体在传统非遗舞蹈传承中的功能研究——以潮汕传统非遗英歌舞为例
该文以潮汕非遗英歌舞为例,探讨新媒体在传统非遗舞蹈传承中的功能。作为潮汕文化的重要象征,英歌舞传承面临代际流失与受众缩减的问题。新媒体在英歌舞的文化传承中已不只是传播工具,更是重新定义文化记忆与社区互动的核心媒介。
5. 文苑蒙(太原师范学院,硕士):数字时代下中华传统艺术传承与创新研究——从舞蹈艺术“出圈”现象谈起
该文以舞蹈艺术的“出圈”现象为切入点,探讨数字时代背景下中华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舞蹈艺术“出圈”的核心逻辑,即通过短视频、互动直播和算法推荐,打破艺术领域与大众文化的界限,让传统艺术以更加贴近现代审美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
在闭幕大会上,深圳大学艺术学部音乐舞蹈学院特聘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赵霖教授对音乐舞蹈分论坛的研讨情况作了总结。
她指出,本分论坛立足于传统艺术表演形式,通过数字化工具的赋能,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和全球传播。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传统舞蹈不再仅仅是文化符号的传递,而是多模态叙事系统的一部分。基于此,数字化技术对传统艺术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重生”的机会,使其能够以更加鲜活的面貌呈现在现代社会中,同时实现全球化传播与在地化认同的双重目标。
第五场:美术设计分论坛
美术设计分论坛由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特聘教授、国家形象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姜殿坤教授主持,海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引教授进行评议。本分论坛参会的5位同学依次作了如下汇报发言:
1. 李孝如(东北师范大学,博士):数字公众史学视域下博物馆的增强现实技术应用研究
该文从数字公众史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增强现实(AR)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潜力与实现路径。作为公众接触历史的重要场所,博物馆在AR技术的支持下,可以通过三维动态展示、场景再现等方式,将历史叙事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
2. 邓恬霖(厦门大学,硕士):缺失即出路:数码版画无限复数性的新赋能
该文以数码版画为核心,探讨数字技术如何赋予传统版画艺术全新的创作视角与传播方式。传统版画的有限性体现在数量、材质和印刷技艺的独特性,而数字技术的介入使得版画创作摆脱了这些限制,进入到“无限复数性”的新阶段。
3. 黄振(上海大学,硕士):人工智能在篆刻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与伦理思考
该文聚焦人工智能(AI)在篆刻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并深入探讨其伦理挑战AI的介入使得篆刻创作从手工技艺转向算法生成,通过深度学习模型,AI能够模仿篆刻风格,生成具有艺术价值的印章设计。而AI技术应被视为创作工具,而非篆刻艺术的取代者。
4. 邓志锋(广东财经大学,硕士):海南黎族服饰文化的IP形象设计实践研究
该文关注海南黎族服饰文化的IP形象设计,探讨如何通过视觉符号的提取与重构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与市场化应用。而通过IP化设计,可以将黎族服饰文化转化为易于传播和消费的视觉形象,进而实现文化的活化与创新。
5. 周智杰(湖北美术学院,硕士):交互叙事视角下博物馆文物二维码数字说明牌设计研究
该文以交互叙事为切入点,探讨博物馆文物二维码说明牌的数字化设计。传统说明牌通常以单向的信息传递为主,缺乏互动性和吸引力,导致观众的文化体验较为平面化。而借助二维码技术,可以将文物信息与交互叙事相结合,为观众提供多层次的信息获取方式与参与体验。
在闭幕大会上,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特聘教授、国家形象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姜殿坤教授对美术设计分论坛的研讨情况作了总结。
他指出,本分论坛集中讨论了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技术在艺术创作与设计中的应用。传统绘画与设计在数字技术的介入下,能够突破物理媒介的局限,探索新的表达形式与文化意义。在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绘画与设计正在从物质性的存在转变为文化流动中的符号,其价值随着技术的迭代而不断更新。
获奖名次与颁奖仪式
经过匿名评审、专家会评讨论环节,本次会议共评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陈仕国副教授现场宣读了获奖名单,姜殿坤教授、赵霖教授、陈振旺教授为获奖学生进行颁奖。
(王前超、周智杰、姜殿坤教授、陈月莲、林耿民)
(康霁昀、赵霖教授、文苑蒙、谢宏光)
(詹雨欣、廖何莲、赵霖教授、李孝如)
(李宁馨、陈振旺教授)
(张怡朵、陈振旺教授)
(孙晴、刘俊良、陈振旺教授、张瑞柠)
(黄振、邓志锋、陈振旺教授、邓恬霖、李诗怡)
圆满落幕
经过短暂而充实的思想碰撞和学术交流,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圆满落下帷幕。我们希望,这次论坛的举办不仅是一个思想碰撞的节点,更是未来探索的起点。期待大家能够持续关注大湾区艺术学研究的发展,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为艺术学科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主办单位
深圳大学研究生院
承办单位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
深圳大学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创新研究中心
深圳大学中华传统艺术数字化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深圳大学文化数字化与文化创新发展重点实验室
深圳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基地
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
深圳大学敦煌艺术创新研究中心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书法研究所
深圳大学国家形象研究中心
深圳大学故宫学研究院
审核|刘英聪 陈仕国 陈月莲 刘琨
责编|苏铭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