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在上海紧张的预决赛,2013“华孚杯•中国”色纺时尚设计大赛决赛于2013年10月28日在北京751DPARK中央大厅精彩上演。成功晋级决赛的27名中外选手经受层层考验,向本届大赛最高奖项发起终极挑战。最终,评选出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优秀奖20名。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的覃家旭同学凭借作品《溶•解》获得了银奖,范丽琴同学作品《Natural-本源》则获得优秀奖。金奖被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齐彪以作品《源色》摘得,来自武汉纺织大学的高磊分享了另外一个银奖,来自东华大学的商思云和天津美院的蔡苗苗,和来自浙江科技学院陆新学分别获得了大赛的铜奖。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许坤元,副会长徐文英,会长助理杨世滨、陈大鹏,以及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李当岐、副主席张庆辉,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伟挺等嘉宾出席了决赛现场。
本次决赛评审团由台湾著名设计师潘怡良领衔率队,包括香港知名设计师邓达智、时尚买手杨荔、美国帕森学院时尚研究系客座设计师Helen Liu,以及乔丹体育服装商品总监孟宪访、安踏创意总监KOO、卡帕服装生产体系副总裁汤丽军、爱慕设计总监张虹宇等各大休闲时尚品牌的知名设计师。
2013“华孚杯•中国”色纺时尚设计大赛以“新色纺 新时尚”为主题,选用华孚最具设计创意的设计师产品系列为大赛指定纱线,凸显新的规则、风格和趋势,拉开了华孚的创新之旅。作为中国国际时装周的重要赛事之一,本届大赛在大赛规则上进一步创新,将选手作品经历两级评判,先是在上海中国国际面辅料博览会的预决赛,然后是中国国际时装周的决赛,两组不同结构的评委,给予大赛一个完善的市场与流行相结合的淘汰制。大赛评委规则的创新,将带来大赛作品创新力的巨大改变,真正将色纺时尚推向市场。
同时,为了改变目前设计大赛普遍出现的弊端,就是选手对服装纺织品实际工艺的生疏导致作品有欠缺,本届华孚杯发起了“色纺设计师养成计划”,初评入围选手均可获得前往华孚上虞的研发基地交流和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次全方位面料知识培训,以及潘怡良名师与选手一对一指导,选手也更深入地了解色纺纱和面料,作品呈现更加成熟,创意的表达更为准确和完善。
赛邀请了包括帕森设计学院、圣马丁艺术学院等国际顶级服装学院参赛。中外优秀选手同台竞技,时尚创意的交流为大赛开辟了国际视角,也给予选手们更宽的视野。
附:获奖选手名单:
|
姓名
|
作品名称
|
院校
|
金奖
|
齐彪
|
源色
|
中央民族大学
|
银奖
|
高磊
|
变幻
|
武汉纺织大学
|
覃家旭
|
融•解
|
深圳大学
|
铜奖
|
蔡苗苗
|
形于言色
|
天津美院
|
商斯云
|
白噪音
|
东华大学
|
陆新学
|
萌芽-冉
|
浙江科技学院
|
优
秀
奖
|
范丽琴
|
Natural-本源
|
深圳大学
|
王婷婷
|
脉动
|
大连工业大学
|
程宵琼
|
水田殇
|
大连工业大学
|
林彦海
|
城市丛林
|
四川师范大学
|
陈茜
|
叠影悦动
|
浙江理工大学
|
任敏
|
MEMORY
|
苏州大学
|
黄靖
|
束缚与挣脱
|
香港理工大学
|
腾晓阳
|
源型源色
|
北京工业大学
|
林怡慈
|
飞行日记
|
台湾辅仁大学
|
王效妤
|
Tetris
|
中央民族大学
|
曾超
|
Decadent
Music
|
湖北美术学院
|
viviano
su
|
|
日本文化时尚学院
|
游丽珺
|
迷幻
|
武汉纺织大学
|
腾媛媛
|
玄色主义
|
安徽工业大学
|
李洋
|
墨默生活
|
浙江理工大学
|
陈婧雯
|
|
圣马丁艺术学院
|
柳鑫
|
简韵
|
东华大学
|
丽亚 .瑞尔
|
|
美国纽约帕森设计学院
|
李鹏飞
|
调色盘
|
自由设计师
|
冉坤
|
“二维”空间
|
自由设计师
|
茱莉亚
|
童年新心狂想曲
|
美国纽约帕森设计学院
|
上文及图片请点击
附件:艺术设计学院覃家旭同学荣获华孚杯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