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动态

学部动态

我院李新华教授的壁画《牧野之战》入围-“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发布时间:2014-09-25 00:00 点击数: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经中宣部批准,由财政部、中国文联、文化部联合举办,中国美协具体承办,是国家级重大艺术工程。计划历时5年,用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形式来呈现煌煌五千年的中华历史文明。力争表现一批重大历史事件、塑造一批杰出历史人物、展示中华科技文化成果、描绘历代社会风情图卷,集中创作一批具有艺术性、文献性、民族史诗品格,气势恢宏、形式多样、技艺精湛,能够传之久远,幷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工程”自2011年底正式启动,2012年5月发布申报实施办法,全国美术家热情参与。12月下旬进行了首轮草图评审。2013年5月下旬进行了第二轮草图评审,按程序确定了入选美术家。初步实现了预期目标和进展进度。本次观摩展展出了167件入围作品,主题涵盖了由主办单位、艺术专业和历史研究各领域知名专家共同遴选确定,幷报请中宣部审核同意的150个代表性选题。开幕式结束后,中国美协秘书长刘健主持作者签约仪式,入围艺术家与主办单位正式签约。

本次展览既是“工程”创作草图阶段的展示汇报,也是一次专家、作者共同观摩交流评议的活动。通过“工程”的顺利推进和草图观摩展的举办,不仅能够推出一批具有历史性、艺术性、中华文明史诗般的精品佳作,同时能够推出一批中青年的美术家人才,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作为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工程”最终完成的作品将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显著位置长期陈列。对此,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表示,最终完成的“工程”作品,代表着中国当代美术最高的创作水准,能在国家殿堂中陈列的视觉艺术品,是为国之鸿宝,堪比重器。必将为时代增光添彩,为历史留下宝贵财富。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将来展示的每件“工程”作品都做了较为具体的位置分布,它们的最终完成与陈列,也将体现国家博物馆无处不历史、无处不艺术、无处不学术的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壁画《牧野之战》表现的是中国历史上武王伐纣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杰出范例之一,也是周王朝推翻商王朝最为关键的一战。李新华教授将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心构思、尽心打磨,争取把宏伟的艺术构想转化为高水平的视觉艺术形式,努力塑造民族精神、家国之魂,使其成为能够传之久远的经典作品。
 
 
  




下一条:我院社团评优获深大设计基金会1.5万元奖励资助

TOP